苏黎世学习札记******
葛宣哲(右一)与苏黎世大学同学合影。作者供图
来苏黎世求学已有4个月,宁静、美丽是这座城市留给我的主要印象。在苏黎世,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并不常见,取而代之的是三、四层古朴精致小楼。即便身处市中心,也少有喧嚣感,郊区则更为安静,景色宜人。苏黎世曾被评为“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”,我想它的魅力就在于蕴都市风光于自然山水之间。
我本科在苏州大学就读,现在在苏黎世大学学经济,有时我会和朋友开玩笑说,自己本硕都是“苏大”的。苏黎世有两所闻名遐迩的学府——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。他们毗邻而建,建筑风格颇为相似,主楼是圆弧穹顶,室内随处可见欧式雕塑和柱式拱门。两所学校不仅地理位置相邻,学习资源也连在一起,每学期我可以注册为隔壁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生以选修课程。留学至此,学校优质的课程、雄厚的师资以及对学生颇高的学习要求令我受益匪浅。
学期初,我申请进入了金融系的一个项目,它给学生提供将投资理论运用到真实市场的学习机会。我被录用在项目的宏观组,从中接受了高质量的训练,帮助我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。学习的日子相当充实,即便我失去了周末的娱乐时间也是值得的。
瑞士的官方语言为德语、法语、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,我所在的苏黎世属于德语区。有趣的是,大部分当地人都会说英语,而且说得非常流利。
这4个月以来,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我只用英语便可应对自如。不过,据我观察,大部分工作岗位还是会将德语或法语流利作为录取的必要条件,多语种沟通在这里较常见。
每一个中国留学生似乎都能在外练就厨艺。在饮食方面,苏黎世本地餐食价格偏贵,口味也不符合我的“中国胃”,于是自己做饭便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这既节省费用又能锻炼我的厨艺。
碰上有集体活动的时候,我会和朋友去本地中餐馆吃一顿,有几家餐馆味道正宗,能满足我们的味蕾。
刚到苏黎世时,我还在适应环境,期间有些许焦虑。4个月过去,我已经能沉下心来明确目标、专注向前,对自己未来的留学生活多了一份自信与从容。
(作者:葛宣哲,系苏黎世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生)
缅甸《金凤凰报》:走进二十大新闻中心 感受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成就******
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缅甸《金凤凰报》报道,10月12日,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正式启用,新闻中心主功能区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和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。10月14日,缅甸《金凤凰报》特约记者探访了位于新世纪日航饭店的二十大新闻中心。
10月15日,外国记者在二十大新闻中心记者工作区忙碌。 缅甸《金凤凰报》特约记者 李冰 摄走进新世纪日航饭店一楼大堂,可以看到“热烈欢迎中外记者朋友采访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”的醒目标语,旁边悬挂着中国结。记者们纷纷举起摄影机、手机在这里录制报道内容。
在融媒体体验区,屏幕滚动播放着《我们的新时代》《践行嘱托这十年》等反映中国十年变革的纪录片、视频作品。多模态新闻信息采集“机器狗”、XR沉浸式演播室、冬奥会动作智能分析系统“AI时间切片”等新科技展示,呈现十年来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成就,吸引中外记者驻足体验。
“喜迎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”打卡机是最有人气的地方之一,中外记者排队在此拍摄照片,打印定制纪念卡,留下美好瞬间。
新世纪日航饭店设立的记者工作区,设置了200个工位,配备网络端口和部分公用电脑,实现5G无线网络覆盖,不少记者正在忙碌地进行报道工作。在记者工作区外一角,整齐地摆放着介绍“一带一路”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的多语种书籍资料,供记者前来取阅。
在三层的世纪厅,工作人员正在测试网络信号。10月15日下午,这里将成为中共二十大新闻发布会的分会场,中外媒体记者将在此通过视频“连线”参会。这将是中共二十大召开的首场发布会,备受中外记者瞩目。
10月15日,外国记者在二十大新闻中心(新世纪日航饭店一楼大堂),录制报道内容。 缅甸《金凤凰报》特约记者 李冰 摄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受到世界瞩目,共有约2500名境内外记者报名参加大会采访报道工作,其中港澳台记者约150名,外国记者约750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新世纪日航饭店一层还设有外币兑换机,泰铢、菲律宾比索,在这里都可以兑换人民币。
让中外记者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,中国正以交流、互动的形式,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